19.02.2010 15:55
wing wah
龍門酒樓以四億出售,仍未找數,短短幾個月,地產商一轉手便賺了兩億,幾個地產商佔了絶大部份財富,仰視他們連頭都累到抬不起,聽到貧富懸殊得利害,保皇黨所獻計謀,不見得高明,可說是雜亂無章,假使舊樓重建利益歸原來業主,為他們創造財富,比甚麼抶貧計劃,社企等等,來得直接和有建設性.
19.02.2010 15:13
森
拍賣在地產界只是一場戲, 這個小圈子只得幾個人, 政府與地產界交手都經常處於下風, 地產商用最低價買入, 用天價賣出, 完全操控市場, 舊樓想用拍賣形色出售以為取得公平價, 簡直夢想天開, 其中一地產商點中的地盤, 其他地產商好會做人, 該地產商可以用他的理想低價投得, 不費吹灰之力, 大家可別天真到以為拍賣是公平競爭的, 地產界實情是無法無天的土皇帝.
19.02.2010 14:17
Chow Ping
有品味的旅遊人士,要看當地特色,風土人情,自然風貎,古董建築等,歐洲的古建築是建築界要觀摩的聖地,非洲的動物大遷徙觸動每個旅遊人士的心,泰國的水上市場,美國的大峽谷叫人讚嘆,香港有些甚麼,大自然被遭破壞,土豪可以隨意改動土地的運用,校長可以不動聲色移走他老人家不喜愛的古樹,香港有的是假歷史文物,假自然環境,假風土人情,是不是這樣呢.
19.02.2010 13:25
耀強
常言道:大樹好遮陰, 樹木跟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 每個鄉村就有一個風水林, 子孫得以一代一代地繁衍, 大樹更有調節氣候, 保護土壤的功能, 是環保大使, 不過, 正因為大樹阻礙地產建設, 地產商的收入因此而減少, 大樹就要犠牲, 環境的保育對於商人而言是不值一談, 大樹是人類生活質素的一分子, 居民不得不關注.
19.02.2010 01:21
買了五十年樓齡唐樓自住的八十後上
我很同意譚生的說法,屋宇署其實一早就知道有天台屋潛建強建等問題,但又不理,常說香港係法治社會,不可強迫他們搬走,要社會福利署找社工跟進,結果又係"射波"同不了了之。塌樓後就扮晒勤力,不停快速驗樓。佢地衣家做樓宇更新大行動都只是做表面功夫,就九龍城道有四個樓宇更新大行動剛剛做完,天台屋一樣未settle。屋宇署只做表面,油靚幢樓,從來冇心去solve the root cause。等有日天台屋出事,又變成一隻鍋。林局長,希望妳睇到政府各部門咁做事的文化。Remarks:他們攪唔成業主立案法團,咁點上court。
18.02.2010 22:43
Re:tam s.y.
其實我現在才知道天台是公眾地方.這樣根據building Management Ordinance(Cap.344)如果該舊樓有業主立案法團,所有公眾地方都有權和責任去管理.政府應該幫業主立案法團從文事途徑向法院(Court of First Instance of High Court or Small Claims Tribunal)取回因出租公眾地方而得到的租金使去法團有多些錢做舊樓維修和保安工作.
18.02.2010 22:43
Re:tam s.y.
其實我現在才知道天台是公眾地方.這樣根據building Management Ordinance(Cap.344)如果該舊樓有業主立案法團,所有公眾地方都有權和責任去管理.政府應該幫業主立案法團從文事途徑向法院(Court of First Instance of High Court or Small Claims Tribunal)取回因出租公眾地方而得到的租金使去法團有多些錢做舊樓維修和保安工作.
18.02.2010 16:13
婉儀
發展重要, 保育更為重要, 政府一邊宣傳, 叫香港人心繫家國, 另一邊幫助地產商恨恨收地, 拆人家園, 破壞歷史文物, 破壞地區特色, 破壞風土人情, 讓香港到處變得沒有特式, 看不見歷史, 見不到地區風土人情, 大自然環境也被破壞, 讓沒有靈魂的玻璃高樓大厦樹起來, 高樓大厦為誰而建?
18.02.2010 15:53
S.Yau
建築,測量,估價,驗樓等業界與地產商掛鈎,對於如何界定樓宇是否仍然安全而無需重建,估價又是否公道等,行外人無從得知,萬一地產商看中某一個地段,那舊樓就必死無疑,內地豆腐渣工程,是由於政制沒有好好改革而引致的,今日的政制一面倒向着功能組別發展,令業主警覺,有誰可以主持公道呢,非常擔心.
18.02.2010 15:07
tam s.y.
天台是公眾地方, 大厦內每個戶主一同擁有, 頂樓戶主將天台建屋, 據為己有, 外來人即使佔領了該天台屋, 沒有頂樓戶主同意, 不可能有水電供應, 所以是非法的金錢交易, 將公家地方私相售受, 是一項罪行, 政府卻袖手旁觀, 若無其事, 令人費解, 投訴多次, 屋宇署認為私人樓不管, 我們納了稅養公務員, 並不是錢多到沒地方用, 收養公務員當做慈善, 對於幾位聽眾的投訴, 引起我們的共鳴.
18.02.2010 14:46
eric kwong
別以為賠償金錢便等於一切,選擇舊區居住與生活息息相關.老居民植根幾十年,新居民只因價錢平和就腳才居住,強要他們離去,令他們的生活面臨翻天覆地的轉變,即使比不上菜園村老村民的慘況,也笸馬頭圍塌樓後被迫搬到中轉屋的居民不遑多樣.